易園概述

易 ?園 ?記

園以易名者何? 蓋其園主嗜易且易姓耳。

是園也,盆景曲欄,點綴有方;叢篁回廊,掩映成趣。至若春花飄紅,秋葉擲金,幾絲夏柳,一線老藤,皆足以悅目賞心。

夫妙構豈在繁艷,簡以經營,約以安頓,雖柴扉篷窗,瘦石殘水,倘契夫易之精微,則無往不妙也。況憑幾品茗,述古今之勝事;

林蔭納涼,論藝林之得失。至夜風徐來,清月悠升,美酒暢懷,佳人依依,把管戲墨,刻燭畢幀,又何其快哉!

古之賢達,雖亦有以“易”號齋室者,而其意唯在彰一己追玄窮元之志。今者,易君恭踐妙理以構斯園,其必遺惠后世澤被來者耶?

庚辰歲,余客次錦城,因仰名往訪,遂成斯記。

滇東江澄清

詩兩首

隱逸錦里桃花溪,清幽寒靜情迷離;

文瀾亭里梅花弄,易化堂中悟玄機。

壬午仲春易化堂主人文清于蜀西古金牛壩

?

易園筑在錦城西,文人墨客醉似泥;

清幽寒靜結人境,留片青山鬧市居。

易園是一座中國古建園林大師羅哲文認同并指導營造的國內新華風“傳統新園”。 因其深得羅哲文傳統新園之真諦,以兼收眾美、博采眾長之手法融南北園林于一爐,取其北方園林之“大氣”,江南園林之“文氣”, 川蜀園林之“仙氣”,營構了易園園林之“靈氣”,是國內非國有國家級園林藝術博物館和《城市活態博物館》。 是一個萬物有靈、回歸自然之精神家園。 享有“文勝蜀中追李杜,園名錦里匹蘇杭”之美譽和“古有江南園林史,今看成都易園造”之聲望。 是新時代川派園林走出四川、走向世界的榜樣與標桿。

易園地處成都金牛區金牛大道金泉路8號的金牛壩。 是一座以周易哲理美學思想立意,以古蜀金牛壩歷史為根基,以《承華夏文脈,造時代經典》為目標營造的一座新型川派園林藝術博覽園。 1998年初規模免費對外開放。 2002易園被四川省文物局批準為四川易園私立園林藝術博物館。

※? 2004年9月,時任國家文物局古建筑專家組組長、中國文物學會會長、世界自然與文化遺產評定委員會副主任的羅哲文先生蒞臨易園考察時評估道:易園的營造理念與取得的成果正契合他向國家文物局與建設部提議并正在探究的中國新時代新華風「傳統新園」課題,是國內首個新華風傳統新園典范之作。 同時又道:“易園的建筑是由文物移遷和文物部件組建起來的,是文物《保護與利用》的典范”。 并即興為此題詞:“傳統新園,大開眼界”。 并接納易文清為國家文物局羅哲文師承制弟子。 2012年易園由國家文物局批準為國家級園林藝術博物館,是國內首個民辦國家級園林藝術博物館。

注:新華風“傳統新園”是中國古建園林大師羅哲文對中國新時代古建園林“傳承與創新,保護與利用”的專業性定位,是90年代他向國家文物局和建設部提出研究的重要課題。 是羅哲文古建園林文化遺產。

※?? 2024年10月, 由國家文物局原副局長、中國博物館協會理事長、世界博協執委、亞太地區博協主席、中國文物保護基金會理事長、張柏牽頭發起的中國新時代新型”城市活態博物館”專家課題研討會在成都易園召開。 來自全國各地的文博,文史專家、學者齊聚一堂, 評定易園匯聚了古蜀金牛壩歷史文化遺產、川派園林,川派盆景、天府書畫、川劇藝術、漢服婚禮六大主題場景館,是一座集物質文化遺產、非物質文化遺產、自然遺產于一體的綜合性《城市活態博物館》,易園金牛壩是古蜀道歷史文脈的代表性文化符號,是古蜀金牛道的《祖源記憶、文化地標》。

? ?四川省人民政府文史館資深館員、四川省歷史學會名譽會長,四川省社科院杰出研究員,省社科院重點科學巴蜀文化學首席專家譚繼和、 西南民族大學文學中國文學教授、四川杜甫學會名譽會長、 四川李白研究會名譽會長巴蜀史學家祁和暉古金牛壩考察。

? ?中國民間藝術學會黨組書記,中央文史館特邀館員,羅哲文之子羅楊先生蒞臨易園。 稱易園不愧為天人合一的頌贊詩,是可望可及、可游可居的立體的山水畫卷,恰如《牡丹亭》所敘:“不到園林,怎知春色如許”,并題拔贊譽。

※? 中國工程院園林院士孟兆禎先生多次到易園考察,將易園新華風傳統新園作為高校博士生研學基地親自帶隊考察。 孟兆禎先生為易園題詩一首:“山水花木易逗情,亭臺樓榭屢得景,研今習古創新意,易園不易在主人”,對易園的成果給予認同與贊譽。

???中國工程院陳俊愉院士蒞臨易園考察后評價道:易園真不愧為“承華夏文脈,造時代經典”傳承與創新的典范。

※ ?中國科技大學朱清時院士曾來易園作人文生態研學,被易園多維度文化藝術所感染,并即興題詞易園為“蜀都第一雅園”。

朱清時院士題詞與易文清先生合影

※? ?曾擔任原四川省人大常委會副主任,四川省作家協會名譽主席,四川省文聯名譽主席,與巴金、張秀熟、沙丁、艾蕪并稱蜀中五老的中國現代作家、詩人、書法家馬識途先生,先后多次蒞臨易園休閑,被易園美景打動并賦詩多首,書題易園:

以贊美易園美景,為好友易文清先生賦詩并書 :

何處覓清閑,問道西郊有易園,花木蔥籠掩精舍,壯觀,曲欄游廊別有天;

勝景喜盤旋,綠漲池塘春水漣,茶社酒坊可買醉,因緣,懸閣危亭特好玩。

款識:二00八月書游易園舊作,借調南歌子,以為易園易文清先生飾壁。 九二叟馬識途。

馬識途以易園美景為題材,為好友譚繼和先生和詩并書 :

奇葩勃發映高陽,扶杖易園享馨香; 或得明朝花再艷,尋章覓句詠海棠。

繼和好友偶見我扶杖易園觀賞新開海棠,即作七絕一首寄來。 我隨筆依韻,回復七絕一首,并書以乞正。 并抄舊作《游易園》七律二首。
繼和好友雅正 ???百O四叟 馬識途

※? ?臺灣著名易學大師曾士強蒞臨易園評價道:“易園是易理造園理念應用的典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