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文化遺產
第二、自然遺產
第一節 三峽庫區古樹移植
遍及易園的古樹名木,年輪可達數百年甚至近千年,最大直徑可達2.5米。主要來自長江三峽庫區“古樹名木活態化保護移植”項目。古樹名木是易園成功的主要要素之一,因為有了這些古樹名木,奇石、移建古建筑和文物建筑構建,使得易園已成為百年老園。而當細品這些名木古樹時,便知曉每一棵古樹名木都有一段滄桑的歷史傳奇與感人的故事。其中金牛園有八棵近千年古榕樹,剛勁挺拔,被譽為八大金剛,使得其易園更顯古韻悠悠。“千年獨尊”與“百年合歡”古樹為及其罕見之。
由一顆合歡樹與金錢榕百年相纏,形成一顆直經約2.5米的百年奇特古樹,
形若一對情侶百年纏綿恩愛,永不分離,故名情人樹—“百年合歡”
此樹學名大葉榕,俗稱黃桷樹,1998年來自重慶三峽庫區古樹保護移植項目。樹干直徑約2.5米,主干高達約25米,樹冠如華蓋,軀干若金剛,高聳矗立、威武雄壯,樹齡近千年,故名千年獨尊。
尺寸,高度,唯一三峽庫區彩葉古榕與古典建筑交相輝映
羅漢松 古樁頭構成的風景線
易園聚集了西部羅漢松之大全,使之成為羅漢松大觀園
日本進口羅漢松
第二節 大石文化
大石崇尚,是古蜀國的文化傳統,如古代蜀人遺留在成都城區的支機石,天涯石、武丁擔、石鏡、石筍等文化遺址。奠定了古蜀古蜀千年文化的根基。
易園在保護傳承與利用古蜀大石文化的基礎上,挖掘并拓展其特點是:
一是形狀奇特,如栩栩如生的金牛石、犀牛石、鯤化石;
二是種類多,它們形狀各異,栩栩如生;
三是體量大,大則重達逾百噸,小則掌中玩,一塊巨石就是一座大石橋;由若干超級巨型大石和超級巨型奇石構成;
四是材質稀有,如靈璧石、瑪瑙石、青玉石、太湖石、雞血石等。
其中有金牛壩出土、重達6.5噸青玉函馬腦的“通靈寶玉”石。又名“聚寶靈犀”石。
卦臺石:是易園博物館鎮館之寶。大部分來自安徽靈璧石、浙江的太湖石、山東的花崗石。曾有諸多文人墨客為此作“石頭記”和“易園讀石” 等專著,是一道獨特的風景線。
【易園巨型奇石】
“鳳玲瓏”—來自安徽的靈璧石,中國三大名石之一
黑白—雌雄麒麟石
佛祖捻花指石
【鯤化石】
此石歷盡千辛,舟車遠運,來自數千里之外的安徽省,是中國四大名石之一的靈璧石,一同到達的共數十尊,達百余噸,此石是其中的一尊。
【易園萬年大石橋】
萬年橋是由兩塊萬年不朽之巨型花崗石構成,每塊重大近百噸。分別命名 “元亨萬年大石橋”與“通濟萬年大石橋”,取乾卦辭,“元亨利貞”與“既濟”、“未濟”卦意。
?
金牛臺巨型五丁石與金牛石,重達數十噸
第三節 川派盆景